?鋼板的力學性能主要包括強度(屈服強度、抗拉強度)、韌性(沖擊韌性)、塑性(延伸率)、硬度等,這些指標共同決定了鋼板在不同環(huán)境和載荷下的表現,那么
鋼板批發(fā)小編介紹一下:
?

1. 強度:決定承載能力,是結構安全的基礎
屈服強度(σs):鋼板開始發(fā)生塑性變形的臨界應力(單位:MPa),是設計中 “許用應力” 的主要依據(許用應力 = 屈服強度 / 安全系數)。
影響:屈服強度越高,鋼板能承受的載荷越大,適合需要減重或承受高壓力的場景。
應用場景差異:
低屈服強度(≤235MPa,如 Q195、Q235):用于受力較小的結構(如護欄、簡易廠房檁條),成本低但承載有限;
中屈服強度(345-460MPa,如 Q355、Q460):用于橋梁、高層建筑鋼構(需兼顧強度與焊接性);
高屈服強度(≥690MPa,如 Q690、熱成型鋼 22MnB5):用于汽車車架(減重 30% 仍保證碰撞安全)、起重機臂(輕量化提升起重效率)。
抗拉強度(σb):鋼板斷裂前能承受的最大應力(單位:MPa),反映材料抵抗破壞的極限能力。
應用場景:壓力容器(如 Q345R 抗拉強度 510-640MPa)需通過抗拉強度確保在高壓下不破裂;工程機械(如挖掘機鏟斗用 NM500 耐磨鋼,抗拉強度≥1600MPa)需抵抗劇烈沖擊下的撕裂。
2. 韌性:抵抗脆性斷裂,保障極端條件下的安全性
沖擊韌性(Ak):材料在沖擊載荷下吸收能量的能力(單位:J),通常通過夏比 V 型缺口沖擊試驗測定(如 - 20℃、-40℃下的沖擊功)。
影響:韌性不足的鋼板在低溫、振動或突然加載時易發(fā)生脆性斷裂(無預警的瞬間斷裂),后果嚴重。
應用場景差異:
常溫場景(如普通廠房):對沖擊韌性要求較低(Ak≥27J 即可);
低溫場景(如北方橋梁、冷藏設備):需保證低溫韌性(如 Q355ND 在 - 40℃時 Ak≥34J),避免冬季低溫脆斷;
動載場景(如鐵路橋梁、船舶):需高韌性(Ak≥47J),抵抗列車 / 海浪的反復沖擊。
3. 塑性:決定加工可行性,影響成型工藝
延伸率(δ):鋼板斷裂后長度的伸長量與原長的百分比(單位:%),反映材料的塑性變形能力。
影響:延伸率越高,鋼板越容易通過沖壓、彎曲等工藝加工成復雜形狀,且不易開裂。
應用場景差異:
高塑性需求(δ≥30%,如冷軋深沖鋼 DC04):用于汽車覆蓋件(車門、引擎蓋需復雜沖壓成型)、家電外殼(弧度彎曲);
中塑性需求(δ=15%-25%,如 Q355B):用于焊接結構件(焊接時需一定塑性避免裂紋);
低塑性需求(δ≤10%,如耐磨鋼 NM500):用于靜態(tài)受力的耐磨部件(如破碎機襯板,無需復雜加工)。
4. 硬度:抵抗磨損與變形,適合摩擦場景
硬度:材料抵抗硬物壓入表面的能力(常用布氏硬度 HBW、洛氏硬度 HRC 表示)。
影響:硬度越高,鋼板耐磨性越好,但通常塑性和韌性會降低(需平衡)。
應用場景差異:
高硬度需求(HBW≥400,如 NM400、高錳鋼 ZGMn13):用于礦山機械(刮板運輸機)、建筑垃圾破碎機(抵抗物料磨損);
中硬度需求(HBW=150-300,如 Q355B):用于通用機械零件(齒輪、軸類,兼顧強度與耐磨性);
低硬度需求(HBW≤150,如純鐵鋼板):用于需易切削、易彎曲的場景(如精密儀器的薄片墊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