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鋼材是鋼錠、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狀、尺寸和性能的材料。鋼材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鐵(Fe)、碳(C)以及少量其他元素,如硅(Si)、錳(Mn)、硫(S)、磷(P)等,
廣東鋼材批發小編給大家具體說明一下:
?

一、主要成分
鐵(Fe)
鐵是鋼材的基體元素,占鋼材總重量的98%以上,決定了鋼材的基礎金屬性能。
碳(C)
碳是鋼材的關鍵合金元素,含量通常在0.04%~2%之間(根據鋼種不同有所差異)。
作用:碳通過形成碳化物(如滲碳體)提高鋼材的硬度和強度。
影響:含碳量越高,鋼材的強度和硬度越高,但塑性和韌性會降低。例如,含碳量超過0.23%時,焊接性能會變差;超過0.3%時,可焊性顯著下降。
二、其他元素
硅(Si)
含量:通常占鋼材總重量的0.2%~1%。
作用:硅是強脫氧劑,能細化晶粒,提高鋼材的強度和彈性極限。
影響:適量硅可提高強度而不顯著影響塑性,但過量會降低焊接性能和抗銹蝕能力。
錳(Mn)
含量:通常占鋼材總重量的0.3%~1%。
作用:錳是弱脫氧劑和脫硫劑,能消除硫引起的熱脆性,改善熱加工性能。
影響:適量錳可提高強度和韌性,但過量可能導致晶粒粗大。
硫(S)
含量:通常占鋼材總重量的0.02%~0.1%。
作用:硫是煉鋼過程中的雜質元素。
影響:硫會降低鋼材的延展性和韌性,導致熱脆性(熱軋時產生晶界裂紋),需嚴格限制含量。
磷(P)
含量:通常占鋼材總重量的0.03%~0.3%。
作用:磷是煉鋼過程中的雜質元素。
影響:磷會提高鋼材的強度和硬度,但顯著降低塑性和韌性,引起冷脆性(低溫下易斷裂),尤其在沖擊載荷下影響明顯。
其他合金元素
根據鋼種不同,可能添加鉻(Cr)、鎳(Ni)、鉬(Mo)、釩(V)等合金元素,以改善特定性能:
鉻:提高硬度、耐磨性和耐腐蝕性。
鎳:提高韌性和耐腐蝕性。
鉬:增強高溫強度和抗蠕變能力。
釩:細化晶粒,提高強度和韌性。
三、雜質元素
氧(O)
影響:氧與鐵形成低熔點氧化物,導致熱脆性,作用比硫更劇烈,需嚴格控制含量。
氮(N)
影響:氮會加劇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,降低可焊性,與磷的影響類似。
氫(H)
影響:氫以原子狀態溶解在鋼中,易在晶界處富集形成氫分子,產生內壓力,導致氫脆(延遲性破壞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