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鋼板在生產、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因材料特性、工藝缺陷或環境因素出現多種問題,以下
鋼板批發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常見的問題及原因、解決方案的詳細分析:
?

一、表面缺陷
1. 氧化鐵皮(銹跡)
表現:鋼板表面呈現紅棕色或黑色片狀氧化物,粗糙不平。
原因:
熱軋過程中高溫氧化,冷卻后未徹底清除;
存儲環境潮濕,長期接觸水汽導致銹蝕。
影響:影響涂裝附著力,銹蝕嚴重時會削弱鋼板強度。
解決:
加工前采用酸洗、拋丸或噴砂去除氧化皮;
存儲時保持干燥,避免直接接觸地面,可覆蓋防潮膜。
2. 劃傷與輥印
表現:表面有直線狀劃痕或周期性凹痕(輥印)。
原因:
生產運輸中與設備、其他鋼板摩擦碰撞;
軋輥表面磨損或異物粘附導致壓痕。
影響:深度劃傷可能成為應力集中點,降低抗疲勞性能。
解決:
優化生產流程,減少接觸摩擦;
定期維護軋輥,清理異物;輕微劃傷可通過打磨修復。
3. 麻點與凹坑
表現:表面分布密集小坑或局部凹陷。
原因:
煉鋼時爐渣混入鋼液,軋制后脫落;
氧化鐵皮清除不徹底,軋制時壓入表面。
影響:降低表面平整度,影響外觀和后續加工(如沖壓開裂)。
解決:
煉鋼時嚴格控制爐渣,軋制前徹底除鱗;
缺陷嚴重時需判廢或降級使用。
二、尺寸與形狀缺陷
1. 厚度不均(公差超差)
表現:同一鋼板寬度或長度方向厚度不一致。
原因:
軋制時輥縫調整不當,壓力分布不均;
坯料厚度不均勻或軋制速度不穩定。
影響:不符合設計規格,影響結構強度(如承重鋼板強度不足)。
解決:
優化軋制工藝參數,使用高精度測厚儀實時監控;
按標準公差(如 GB/T 709)驗收,超差品退換貨。
2. 形狀不平(波浪形、鐮刀彎)
表現:鋼板縱向或橫向呈波浪狀彎曲,或兩側長度不一致(鐮刀彎)。
原因:
軋制時鋼板兩邊延伸率不同(如輥型磨損、張力不均);
冷卻過程中局部散熱不均導致應力集中。
影響:加工時難以定位,焊接易變形,影響構件精度。
解決:
調整軋輥凸度,控制軋制張力;
對不平鋼板進行矯平處理(機械矯平或火焰矯平)。
三、內部缺陷
1. 分層(夾層)
表現:鋼板截面出現肉眼可見的分層,敲擊時發出空洞聲。
原因:
煉鋼時鋼液夾雜氣泡、非金屬雜質(如硫化物、氧化物);
軋制時未能焊合內部缺陷。
影響:嚴重降低鋼板橫向強度,易在彎曲、沖擊載荷下開裂。
解決:
煉鋼時嚴格控制脫氧和精煉工藝,減少夾雜物;
重要結構件(如壓力容器)需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測,分層缺陷直接判廢。
2. 氣孔與縮孔殘余
表現:鋼板內部存在圓形或不規則孔洞,縮孔殘余多位于鋼板中心。
原因:
鋼液凝固時氣體未完全逸出(氣孔);
鋼錠頭部收縮未充分補縮(縮孔),軋制后殘留。
影響:削弱截面承載力,高壓環境下可能泄漏(如管道用鋼板)。
解決:
煉鋼時采用真空脫氣工藝,減少氣體含量;
切除鋼錠頭部縮孔區域,避免軋入鋼板。
四、性能缺陷
1. 強度不足(力學性能不達標)
表現:屈服強度、抗拉強度低于標準要求(如 Q355 鋼板實測強度<355MPa)。
原因:
化學成分偏差(如碳、錳含量不足);
熱處理工藝不當(如正火溫度不夠,未充分細化晶粒)。
影響:結構承載能力下降,可能導致安全事故。
解決:
煉鋼時嚴格控制化學成分,按標準進行力學性能檢測;
不合格品需重新熱處理或降級使用。
2. 冷彎性能不合格
表現:鋼板冷加工(如折彎、卷圓)時出現裂紋。
原因:
硫、磷等雜質含量過高,導致鋼材冷脆性增加;
鋼板內部存在微裂紋或帶狀組織。
影響:加工難度增大,成品易開裂報廢。
解決:
降低鋼中硫、磷含量(如選用優質煉鋼原料);
重要加工件提前進行冷彎試驗,避免使用不合格鋼板。
五、腐蝕與疲勞問題
1. 腐蝕穿孔
表現:鋼板表面局部銹穿形成孔洞。
原因:
長期暴露在酸堿、鹽霧環境中,防護層破損;
電化學腐蝕(如不同金屬接觸形成原電池)。
影響:結構密封性失效(如儲罐泄漏),強度大幅下降。
解決:
采用耐腐蝕材料(如不銹鋼、耐候鋼);
表面涂裝防腐涂料(如富鋅底漆),定期維護補漆。
2. 疲勞裂紋
表現:鋼板在交變載荷下出現細微裂紋,逐步擴展貫穿截面。
原因:
表面缺陷(如劃傷、凹坑)成為裂紋源;
設計應力集中(如開孔、直角邊緣),長期振動載荷作用。
影響:可能引發突然斷裂,造成嚴重后果(如橋梁、起重機結構失效)。
解決:
加工時避免尖銳缺口,倒圓處理;
定期對關鍵部件進行無損檢測(如磁粉探傷),及時修補或更換。
六、其他常見問題
1. 焊接缺陷
表現:焊接時出現裂紋、氣孔、未熔合等。
原因:
鋼板含碳量過高(焊接性差);
焊前未預熱、焊后冷卻過快。
解決:
選擇焊接性好的鋼板(如低碳鋼),焊前清理表面油污;
按工藝要求控制焊接參數,必要時進行焊后熱處理。
2. 鍍層脫落
表現:鍍鋅、鍍鋁等鍍層局部起皮、剝落。
原因:
鍍層附著力不足(如表面氧化皮未除凈);
加工變形量過大,鍍層韌性不足。
解決:
鍍前徹底除銹,采用熱浸鍍提高結合力;
對需變形加工的鋼板,選擇延展性好的鍍層(如電鍍層)。
總結與預防建議
源頭控制:
采購時選擇正規廠家,索要質量證明書(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報告);
重要用途鋼板(如壓力容器、橋梁)要求附加檢測(超聲波探傷、晶粒度分析)。
加工工藝優化:
預處理:切割、焊接前清除表面氧化皮和油污;
冷加工:控制變形量,避免過度折彎或拉伸。
使用維護:
定期檢查腐蝕、裂紋情況,尤其是易積水、易振動部位;
惡劣環境中加強防護(如涂刷防銹漆、包覆防腐層)。
通過以上措施,可有效減少鋼板常見問題的發生,確保其在各領域安全、可靠地應用。